Friday, February 25, 2005

黑夜中的文化藝術政策

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 ~顧城《一代人》 近來因為修讀了藝術政策課程,多看了歐洲英美的個案,亦留心多了香港的藝術發展;其實是雞與雞蛋的關係-想關心多點香港文化藝術,所以才修讀藝術政策。 這兩天密習地閱讀了一些有關文化藝術政策的定義、學術討論及外國例子,也翻閱了香港政府有關文化藝術的諮詢文件,更深體會政策的制定,實在一點也不簡單。 一邊滾動網上的滑鼠,一邊囫圇吞棗地把那些文件硬啃下去;突然之間,一種納悶感覺湧上心頭。好辛苦呢!是那份無力感和自卑感又在作崇。 越多有趣的發現及思考,越是看到自己的無知和不足,同時也發現伴我一起成長的香港亦然。香港的藝術政策,還在很幼嫩的階段。至於我,帶著一個什麼也載不下的小小腦袋(過目就忘那種),還有一雙患了閱讀遲緩症的眼睛(一目都無一行),到底「我能為這城市做什麼?」 我開始很認真地思想這問題。 從前總覺得這問題本身已經是答案。見到社會上眾多問題,感到前面滿是障礙,知道沒法超越,停在反省層面,聊勝於無。最多可以做的,就只有這種澎湃的感慨吧! 我開始很認真地嘗試回答這問題。 想起在神學課程時John Stott一段引文,給了我很大的鼓勵: I am one but I am not one I can't do everything but I can do something What I can't do I ought to do What I ought to do by the grace of God I will do. 在這一刻,我可以做的就是努力的把難啃的啃下去。能啃下的不多,能為城市做的也不多──也許就只是在自己的博客小天地裡鼓勵更多人陪我一起啃下去吧! 我會繼續為那問題尋找答案。能否尋到光明不太重要,因為「黑暗和光明、在祢看都是一樣」(詩篇139:12)。 

Saturday, February 19, 2005

王家衛的沉溺

早前於戲院看罷《二零四六》,第一個感覺就是「困於過去的沉溺」。 這是王家衛的人生哲學?還只是《阿飛正傳》《花樣年華》《二零四六》三部曲的終極結論? 若從解構電影的角度,有太多的元素可以抽絲剝繭地把王家衛的電影來個大分析,把戲中的每一個元素跟他之前的創作來個配對;但從一個尋求與片中主角共同經歷的角度來說,我感到有點失望。 我看到的,不是周慕雲面對他眾多感情的迷惑,反是導演對他過去幾年所拍下的片段眾多的不捨; 我看到的,不是周慕雲困於過去的沉溺,反是導演需要處理過量人物角色的發展困局; 我還是喜歡在《花樣年華》中那種平靜得近乎死寂的「周生」「陳太」的互相稱呼,也愛與他們一起寫小說的日子。至少,我沒有見到王家衛的身影在電影中搖搖晃晃。 二零四六,是沉溺過去的未來?還是通往未來的過去?還是只是一部永不停站的列車?期待著王家衛下一部作品,期望著他的突破。

Wednesday, February 02, 2005

打書釘

在倫敦,好喜歡逛二手書店。 我住的布倫貝利區(Bloomsbury),正正是書店林立、具濃烈文學氣息的文化區。這區有大英博物館(British Museum)、大英圖書館(British Library)及倫敦大學(University of London)。另外,只要步行約十分鐘便可到達遍滿劇院及展覽館的倫敦西區(London’s West End)。 「布倫貝利」這個名字代表著1904-40時期的作家、藝術家及一眾知識分子的文藝圈(Bloomsbury group),其中較具代表性、亦較為香港人熟悉的有Virginia Woolf (在電影《此時此刻》The Hours (2002)由妮歌潔曼飾演的女作家)、Jane Austen (小說《理智與感情》“Sense and Sensibility”的作者)、自傳作家Lytton Strachey 與畫家Dora Carrington (愛瑪湯遜在Carrington (1995) 飾演此角色,她與Strachey的異類愛慾在電影中刻畫得非常精彩)。布倫貝利文藝圈的重要性,在於打破當時維多利亞式文化藝術的古典悶局,一班勇於挑戰權威和探求自我的文藝學者,以友誼作結連,為英國二十世紀引進當代思潮。今天身處這文藝氣息如此濃厚的地方,總希望能感染其中點點滴滴。 倫敦的特價書店成行成市,質素亦各有參差。為了迎合不同人對閱讀的需要或偏好,不同書店總有她們各具特色的專題書藉及顧客對象:建築美術、文學歷史、社會主義、同性戀、賭博遊戲等。 有些書店專賣古董書,在外面望進去,每一本灰舊的經典巨著都仿如已在書架上躺臥千年,深怕它們一經觸動,便如雪花紛飛、隨風飄散。故此每次路過,都只敢遙遙向它們行個注目禮;心裡亦總會起疑,為何這些「殘花敗柳」竟仍有它的市場。 有些書店展售的書不多,佈置卻精緻優雅;也許店主想賣給客人的,不是書,而是一個設計概念、一種生活形態,又或只是一份感覺。 而我較愛到訪的,都是一些價廉物美的書店。一本二三十鎊的好書,本本製作精美,只賣半價;若不是想到運返香港的費用不菲的話,我一定傾盡家財(雖然已經無乜),把這一個一個寶藏據為己有。 在眾多書店中,Judd Books是我的至愛。 她的書藉系列十分廣泛,除一般文藝書店具備的種類如旅遊、藝術、文學、小說外,還有戲劇、電影、建築,亦有各類文史哲後現代理論、心理、社會、經濟及國際研究等。它搜集的書類繁多,卻又不似WHSmith、Waterstones或Books Etc. 的普及文化口味,所選的都是具深度且叫人垂涎的優質書。二手價錢,本本都是簇新的,每次光顧總忍不住把袋中僅有的英鎊奉上。 因為倫敦的交通費用高昂、百物騰貴,徒步到這兒打書釘是我過去一年經常的娛樂。好書太多,能真正一本一本啃下去的時間不多,但翻翻這本、讀讀那段,認識一兩個名人學者的名字,走馬看花的為自己補充一點跨學科的通識也是人生一大享受。 今天,站在一個書架前,突然有種難以言喻的激動── 在這裡,我在經歷自己知識層面的地殼變動。 最初大半年,雖然間中也會探訪一下我的眾多舊情人:宗教、哲學、教育及社會學研究,但每次只會專注在戲劇和心理學的書架上,唸戲劇治療嘛,對他作了一年半的承諾與委身,單看那幾個書架上的書也看不完呢!可惜日子久了,人總是軟弱的,漸漸被附近的旅遊特輯、電影及美術歷史引誘過去,線條優美、意態撩人、充滿色彩的視覺享受總具他的吸引力。在倫敦游走的時間越多,對本地的建築藝術也逐步發生了感情,移情別戀是不可避免的事。 在Judd Books這小小的書店裡面,差不多走遍每一個角落。 但其中一個廂房是我絕少踏足的,就是有關社會政策、國際關係及全球發展。從來不覺得自己會與他們發生任何關係,因為我對他們一竅不通。 今天是初次的邂逅。 一直對貧窮問題較為關注,但從沒認真好好了解過;近來也關心多了政治、經濟、環保及都市/落後地區的發展,突然好想學習閱讀一些從來不會接觸的知識。 今天,站在國際研究的書架前,心中只有無限感恩。我竟然踏進一個自己生命中的禁地,到未知的地區開發去!剛收到學校通知我已報讀的「全球化下的發展模式」一科取消了,有點失望之餘,卻想到「我豈不是在自修嗎?」──心中總有一陣快慰。 先去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的發展模式吧! 感謝上帝把我帶來倫敦,讓小女子能進入這個叫人興奮的大觀園; 感謝Judd Books,把我引進了愛麗斯的奇幻世界; 感謝活現在書架上的每一位先言古哲學者藝術家,毫不吝嗇地跟我分享他們的天地。 願我的知識和感恩,並神和人喜愛世人的心,都一齊增長。 (如果留言版空白一片,請right-click你的滑鼠選Unicode編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