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March 04, 2006

擒其書話:中東現場

從《走過峰火大地》一書認識戰地記者張翠容,一直欣賞她敏銳而細摯的筆觸,今天終有機會與她見面,心情實在興奮。 近 來在看她的新書《中東現場》,過去三年,她走訪埃及、以色列、巴勒斯坦、黎巴嫩、斜利亞及伊拉克這幾個國家〔註:巴勒斯坦只是自治區,立國提案看似仍是遙 不可及〕,深入各伊斯蘭組織陣地,親身訪問哈馬斯、阿拉法特等政要人物,與以色列屯墾區的居民接觸,從各地學者、政要、新聞記者及當地人民的言談中,了 解他們的生活。透過細膩的文筆,真摯的情感,作者彷彿把複雜而紊亂的中東現況重新組合過來,讓讀者跟隨她的步履進入現場,加深大家對充滿「一千零一夜」神 秘色彩的伊斯蘭國家的了解,也讓以巴衝突的實況活生生地展現讀者眼前。正如她在自序所言:一切不曾發生,直至它被描述。 一九七四年,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運動會中,十一名以色列運動員被巴勒斯坦「黑色九月」組織刺殺,繼而引起以色列連串報復行動。這暴力事件為世界對巴勒斯坦的關注揭開了序幕,讓巴人從此被攝進傳媒鏡頭之下。在西方媒體報導下,「巴勒斯坦」好像就與「恐佈分子」劃上了等號。 上星期看罷由史提芬.史匹堡執導的電影《慕尼黑》,「家」這個主題還在我的腦海縈繞之際,今天出席《中東現場》新書導讀會,有機會親身聽作者講述書中採訪故事,還觀賞了作者新鮮出爐的《和平運動在中東》紀錄片 rough cut 首映,滿腦子充斥著的都是中東場景。 影 片中出現的句子「生存就是抗爭」(To exist is to resist),作者說是在以色列殖民區安全籬笆上隨處可見的。以色列的安全籬笆(Security Fence),對於巴勒斯坦人來說,就是隔離牆(Separation Wall) 。一樣的地土,同時是以巴雙方的家園;觀點角度的不同,帶來停不了的衝突。戰爭與和平,是人類歷史無休止的循環。 約一小時的紀錄片,主要 展述多個國際和平組織在以巴之間推動和平運動的情況,其中訪問了來自各個國家的人仕,包括不少主張和平對話的猶太人,共同參與國際團結運動 (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Movement, ISM),在以巴衝突現場,以和平示威方法,為巴人爭取基本的生存權利。 和 平組織人士以大型鐵罐製成的非暴力保護裝,讓我想起童年時看過的小露寶機械人──努力為人類服務,爭取紅心標誌。一份和平信念,一點對愛的希冀,把年輕 的、年老的都招聚來了。令我最感動的,是猶太拉比謝洛美(Jeremy)在巴人中間興建學校,跟孩童分享和平訊息。當我看著巴裔孩童面上的 笑容,看著這個站在他們面前沒有荷槍實彈的猶太人,我深信,要改變這沉重的歷史,雖是遙遙長路,卻還是帶著一點點盼望的。 導讀會上就「持 續抗爭」與「和平運動」的問題,曾有一度熱烈討論。席上一名法學博士提出,暴力不能解決問題,和平爭取才是唯一出路。他認為,面對擁有龐大美國勢力支持的 以色列,巴勒斯坦的反抗鬥爭是不必要的;正如一名受暴婦女,明知受暴掙扎必死無疑,理應任由處置,為的是保留「生存機會」。 相信席上與會者均認為暴力行為 是不可接受,但博士所舉受暴婦女的例子,卻引起連串爭論。有人表示,巴人在遭到極度壓迫下的反抗,雖是於理不合,卻是自然反應;在苛且生存以外,還有更多 可以爭取的。以暴力喚來關注,似乎是巴人的信念,是他們在絕望的占領生活下,竭斯底里的呼喊,情感無法宣洩的表達。有人說,作者太感性了。有人反問,感性 一點的世界有何不妥?難道人類歷史就只有法理邏輯?也許,在人與人之間、國與國之間,正需要這份對人類生命的熱情,來為世界帶來多點熱愛與盼望。 這刻在我眼前出現的景象,是和平運動人仕為了減少隔離牆的興建,在以巴土地上種下的橄欖樹。這遍佈橄欖樹的山頭,與《創世記》中洪水過後鴿子嘴裡叼著的橄欖葉,和耶穌復活升天的橄欖山,看似是一個超越時空的標記,在歷世歷代中遙遙呼應著。